在昨晚结束的英超第28轮一场焦点对决中,曼城与利物浦的强强对话以2:2的比分收场,但比赛尾声阶段的一次VAR介入判罚成为全场最大争议点,当值主裁判安东尼·泰勒在VAR提示下取消了一粒可能决定胜负的点球,这一决定引发双方球员、教练及球迷的激烈讨论,再次将裁判执法尺度与VAR技术的使用推向风口浪尖。
争议瞬间:第89分钟的“消失的点球”
比赛第89分钟,曼城前锋哈兰德在禁区内与利物浦后卫范戴克发生身体接触后倒地,主裁判泰勒第一时间未作表示,但VAR团队随即介入复核,经过长达3分钟的视频回放,泰勒最终认定范戴克的防守动作“未构成犯规”,维持原判,这一决定令曼城全队暴怒,主帅瓜迪奥拉在场边愤怒挥拳抗议,而利物浦主帅克洛普则对VAR的介入速度提出质疑:“为什么每次都要打断比赛节奏?
慢镜头显示,范戴克在争抢时右手确有推搡哈兰德腰部的动作,但力度是否足以判罚点球存在巨大分歧,前英超裁判克拉滕伯格在赛后评论中表示:“这类接触在英超通常不会被判罚,但VAR的介入反而让争议放大。”而另一位名哨韦伯则持相反观点:“VAR的存在就是为了纠正明显误判,这次不介入才是失职。”
VAR再成“背锅侠”?技术还是人性之过
本赛季英超已因VAR判罚引发21次重大争议,较上赛季同期增长40%,支持者认为技术减少了“冤假错案”,但反对者抨击其破坏了足球的流畅性与裁判权威,本场比赛中,VAR共介入4次,导致补时长达8分钟,球迷看台多次响起“浪费时间的机器”的嘘声。
值得注意的是,英超VAR操作手册规定“清晰明显的错误”才应推翻主裁判决定,但“清晰明显”的标准始终模糊,前阿森纳主帅温格曾建议引入“2分钟限时复核”和“现场解说裁判沟通”,但相关提案尚未被采纳。
历史重演:两年前的同队同景
巧合的是,2022年4月同一对阵的比赛中,利物浦也曾因VAR取消斯特林的绝杀进球引发曼城抗议,当时英超裁判公司事后承认“技术故障导致越位划线错误”,但结果无法更改,此次争议后,英超联盟宣布将召开紧急会议讨论VAR使用规范,但具体改革时间表仍未明确。
球员教练反应:愤怒与无奈的撕裂
哈兰德在混合采访区拒绝评价判罚,仅表示“我不想被罚款”;而范戴克则坚称“那只是正常对抗”,瓜迪奥拉在发布会上嘲讽道:杏彩体育“也许下次我们该带尺子测量犯规力度。”克洛普虽然对结果满意,但仍抱怨:“VAR让所有人变成了侦探,这不是足球该有的样子。”
专家呼吁:透明化改革迫在眉睫
体育法律专家梅丽莎·雷迪指出,争议根源在于“VAR放大了主观判断的差异”,她建议借鉴网球“挑战制”或橄榄球“公开麦克风”制度,让观众实时听取裁判讨论过程,仅澳超等少数联赛试行此类措施,效果褒贬不一。
随着争冠进入白热化阶段,此次判罚可能直接影响赛季结局,曼城因失分落后阿森纳2分,利物浦则保住争四希望,但比积分更深远的是,足球世界不得不再次面对那个老问题:当科技与人性碰撞,我们究竟想要怎样的公平?